三创两迁 科教报国 ——记西迁精神在陕西科技
如今的陕科大校园一角
建校之初,位于首都的北京轻工业学院校门
有一种精神,在家国情怀里,肇造忠诚;在文化传承中,铸就丰碑,经岁月磨砺而历久弥新!
有一个群体,在事业追求中,锻造担当;在钢铁意志里,熔铸使命,虽百转千折也初心不改!
受命西迁,他们背起行囊,在扶老携幼举家搬迁的隆隆铁流里,吹响了向西、向西、向远方的集结号!
科教春天,他们重整行装,把根深深地扎进黄土地里,抓科研、带队伍、育人才,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冲锋号!
2019年3月30日,陕西科技大学举行首个“西迁纪念日”系列活动,共同纪念49年前学校作为“西迁群体”成员来陕创业的壮举,传承和弘扬“三创两迁”大学精神。
西迁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群体,包含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陕西科技大学也是西迁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为服从国民经济的布局,服务西部地区建设而进行搬迁,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埋头深耕,砥砺前行。他们书写了一个时代精神的伟大,为国家的西部开发积累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为推动中西部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西迁精神,承载了深沉的国家使命,具有宏阔的时代背景。
心怀赤诚 报国殷殷情
陕西科技大学1958年创建于首都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轻工业部,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学校勤俭办学、艰苦奋斗,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0年,按照国家战略调整,学校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建设的需要,整体搬迁到陕西省咸阳市,与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备处合并,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开始了在西部非省会城市长达30多年的第二次艰苦创业。
截至1970年10月底,3批教职员工248人及家属67户从北京迁往咸阳。在搬迁过程中,留在北京的同志将教学实验设备和其它财产分批装上火车,专人押送,历经困苦,运抵咸阳。先期到达咸阳的同志和原咸阳轻院筹备处的同志克服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夜以继日,风雨无阻,车皮随到随卸,使大批物资在较短时间内到位。
搬迁前,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备处的校舍只有1200平方米,两栋家属楼合在一起不到3000平方米。9月初,部分教职工组成的“五七”工程连先期到达咸阳,与原筹备处部分教职工组成的“五七”工程排一起,修建了食堂、仓库和部分宿舍。全体西迁教职工继续发扬建校初期的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俭办校的光荣传统,又一次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他们拿起工具,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去,打土坯、挖地基、搬建材、盖土平房、拉土打碾建设风雨操场;还在彬县的老虎沟办起了“五七”农场,以改善教职工的生活补给。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劳动,教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初步具备。
北京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20世纪70年代位于咸阳的校门
1973年建设中的咸阳校区校办工厂厂房
糖果包装机(波兰产)
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教职工们还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实验室,自己动手安装实验设备,一锹一锹地挖出来第一幢教学楼的地基。与此同时,学校全面开展人才队伍的配备、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新教学大纲的编制、新教材的编写和科研工作,为恢复招生做了必要的准备。1972年4月,西迁后的第一批189名工农兵学员顺利入学。截至1976年,学校共修建实验室和教学用房平方米、学生宿舍4900平方米、教职工住宅平方米。
大爱无疆 德泽学子心
校办机械厂可满足全校学生金工实习
西迁前辈们当时是有机会回北京或去其他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但是他们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大西北这片热土上,把事业和命运紧紧地与陕西科技大学连结在一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迁老前辈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曹光锐(1916-1991),河北辛集人,中共党员,教授。1959年9月从吉林开山屯造纸厂调入北京轻工业学院,任轻化工一系副主任,是该校造纸专业创建人之一,1970年随学校西迁至陕西咸阳,任西北轻工业学院轻化工一系主任。他为我国的轻工业高等教育和造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著有《制浆造纸工艺学》《制浆造纸手册》等多部著作。
游恩溥(1913-1999),湖南株洲人,教授。1958年10月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调入北京轻工业学院,并长期担任硅酸盐教研室主任,是该校硅酸盐专业创建人之一。1970年随学校西迁至陕西咸阳。他对轻工硅酸盐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有《陶瓷工艺学》《英汉玻璃陶瓷词汇》等多部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