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科教夯实腾飞之基

 

“浙一人”一刻不敢松懈,一步一个脚印,再接再厉夯实科教研,成就了医院的美好愿景。

正如学科之于医院,科研也是学科发展的利刃。

多年来,浙大一院的科研课题立项新、层次高,一些课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需要深厚的前期积累,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

同时,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无论临床还是科研,最需要的便是人才。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医院的未来。而是否成才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教学是人才得以延续的基石。

“医院的未来愿景里有一项是打造国际医学中心,而这绝对离不开科研和教学,它们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院长王伟林如是说。

平台、人才、资金为科研保驾护航

浙大一院在2015年度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类排名第8位,2016年度则上升到第5位,九大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位,不过在浙大一院副院长郑敏看来,尽管排名上升3位,但细看榜单,与前后的医院其实只差毫厘。正因有着这样的认识,让浙一人不敢松懈,一步一个脚印,再接再厉夯实科研。

“科研实力关系着医院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全局,是医院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郑敏副院长表示,医院一直十分重视科研发展和创新,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奖励等多个方面鼓励临床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努力寻求临床与科研的平衡。

为此,该院采取了五大战略来保持和提升科研水平。

一是发挥学科优势,形成了精尖学科领跑、优势学科突破、创新学科壮大的多梯队、系统化的学科发展布局,仅仅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协同攻关,积极开展医疗健康领域科学研究。

二是加强科研平台优势,加大对医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投入,积极筹建优势创新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探寻更为优化的平台运行机制,探索协作和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重要作用。

2014年,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部分硕士、博士、硕导、博导合影。

三是提升人才优势,聚集优秀人才,培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优化人才管理、评价、积累和考核机制。

四是发展医学转化优势,鼓励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医工信交叉结合。

五是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优势,不仅与国际上高水平科研机构、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共享科技基础设施等,还代表国家发起或参与国际联合研究计划、参加重要国际科技组织,扩大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科技影响力。另外,还须将优势技术推广出国门,打造医学“一带一路”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设有国家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移植免疫实验室等1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对于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郑敏表示医院向来十分重视:着重规范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突出实验室的相对独立性;医院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分工明确,保证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有效运行;同时,建设了一支稳定有力的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制定了完备的实验室人员管理、评价和激励体系,建立了经费投入机制,增加了实验室建设经费,保证了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持续跟进;并且建立了平台共享制度,加大资源开放,管理好仪器设备,大力推进实验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使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

科研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近10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成为浙江大学、浙江省首个年度科研经费超亿元的附属医院。“有了资金做支撑,科研工作的开展会更顺利,形成良性循环。”郑敏坦言。

科研创新成果显著

浙大一院是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之一,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使医院在医学科研领域成绩斐然。

在科研方面,医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际合作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计生委、浙江省等重大科研课题,近年来“千万级”的科研项目达到26项,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积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