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颂——贺党的十八大
祖国颂——贺党的十八大口周庆云万里神州堆锦绣,山河写意泛中流。高峡朗月波光映,四海涛声荡万舟。大地方圆传喜讯,长江两岸艳阳秋。强兵富民宏图展,继往开来放眼收。科教兴邦语不空,锤镰旗下映梅红。文学艺术百花放,全在阳光雨露中。四黄河九曲浪逐行,大业千秋标汗青。马列领航有特色,同心共举为国1青。(作者单位:瑞昌武山铜矿)欢庆盛会——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口何永兴金秋时节结硕果,捷报频传铺通途。盛会共商国家事。全民振臂奔/J、康。深化改革传喜讯,科学发展绘蓝圈。喜迎党的十八大,阔步向前立世界。(作者单位:J11煤集团达竹中山煤业公司)32当代矿工2012年第11期 ddkwh@sina com(文化五色土记忆里,在我们老家村里有个饭场,农闲时节,一到吃饭的时间,东家西家、前院后院、左邻右舍的邻居们,便不约而同地端着粗瓷大碗、盘子碟子,聚到饭场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饭场是那时每个乡村都必须有的几个固定的地方.可在三岔或四岔路口,可在某某家的院门外,可在草垛旁或一棵较大的树冠下,夏天在树的浓荫下,冬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饭场的地点好像是约定俗成的,在一个地方具体是在哪一天开始成为饭场的,没有人记得清.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个固定地点.没有特殊啄因.饭场的地点不会轻易地改变。在早上中午的饭点上.左邻右舍男女老少便陆续地端着饭碗从各自的家中走到饭场里。赶饭场吃饭的人基本上都是端只碗,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差,家里大多是炒一个素菜或是拌点或菜盛在碗里,右手拿筷,左手既端碗又拿馍。来到饭场里.或背靠墙角、或倚树而站,或寻一树桩、一块石头坐下,三个处,五个一堆.边吃边聊。家长里短、谈古论今,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村里逸闻趣事。东家白勺母猪下崽、西家的羊羔出圈、前院的媳妇生孩子等等.大事小情,无所不谈.好多生活中的琐事、喜悦事、颂心事都在饭场里随着粗茶淡饭吃进肚里消化掉。那时的农村,信息闭塞.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村里一口大喇叭广播还时常出故障。农忙时节,收庄稼赶时间.吃饭是三扒两咽.没有闲的时候,只有到了农闲时节,村民们吃饭才不着急忙慌的,饭场便成了村民说事议事的中心。一顿饭不去饭场听听聊聊,好像饭菜设了滋味,那些盛在碗里的粗茶淡饭正是有了饭场里的谈资趣事做作料.吃起来才津津有味,越嚼越香。在饭场里不分你我,你尝尝我的,我品品你的,谁家有好吃的.便吆喝着大家来尝尝。在饭场里更能体现出左邻右舍淳朴的村俗民风.不管是谁家的孩子都当成自家的孩子一样看待。有些人家因忙活计做饭晚了,有饿了的孩子看到邻家的伯伯婶婶在饭场里吃饭.或是看到饭碗里有好吃的,便跌跌撞撞地跑到你面前.伸出拿在手里的小木碗。每每这时,正在吃饭的伯伯婶婶们便将自己碗里的饭倒上一点在孩子的/J、砚里。在他们眼里,饭孬饭好,不能饿了孩子。有搞笑的伯伯们有心调笑孩子一番来,喊声爸爸。不懂事的孩子想吃.便奶着声音喊了声爸。引得饭场里的人哈哈大笑.在笑声里将碗里的饭倒上几口在孩子的/J、碗里,或是掰下一块馍给孩子。前些芷.村里一个上大学毕业的孩子带着女友回乡,还被前院的李奶奶提起当年在饭场端着/J、木碗向她“要”饭的轶事呢。随着近年来农村生活的好转,村里昔日热闹的几处饭场也逐渐消失了,现在的村民们,生活富裕了,每顿饭都要炒上几个菜,在自家客厅里围着餐桌边吃饭边看电视,而农家书屋、俱乐部倒成了村民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了。乡下饭场,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只留存在记忆里了。(作者单位: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