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高校思政工作如何更有成效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涌现出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要依托大数据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利用大数据的“私人订制”教育方式,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性化、精准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当下的新环境、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创新方法以迎接新挑战。当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发生了巨大变革。伴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加快,各高校招生比例快速增长,“95”后毕业了,“00”后也已进入大学校园。与此同时,高校教育暴露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着眼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切实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探索和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对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乃至全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始终坚持探索和实践相结合,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新情况、新任务,完善制度、树立典型,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迸发新活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有其优良的学科应用价值,并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发展。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独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水平仍然有待提升,教育环境、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等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新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创新工作集中体现在对外因的研究上,以至于对内因——大学生群体的个体性创新机制研究还比较缺乏。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出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伴随着高校的扩招,长期从事一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趋于年轻化。一方面,他们多数刚从高校毕业,和学生相处起来不存在“代沟”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年轻辅导员比较缺乏经验、思想观念比较新潮,他们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可能表现出“随性”的特征。年轻辅导员因为年龄上的优势,能够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但对于一些突发情况往往措手不及,对于一些制度规范也经常模糊不清。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价值也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大学生每天使用的网络沟通平台、网页、下载APP应用软件等,都会产生海量的信息。大数据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直接介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别是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直接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变革。大数据已经充斥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思维方式、思想理念、学习方法还是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处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共享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利好的同时,也亟需深入思考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育队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方针、政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思想政治任务,服务大局,积极拥护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思政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同时还要着眼于高校教育事业的整体情况乃至全社会的发展。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做到日常管理常抓不懈、特殊群体密切关注、及时反馈动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要同时调动教育教学主体和客体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社会渠道和平台网络。要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思路。其次,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要积极把握教学实践的